10月13日上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河西宝卷”田野调查组赴张掖市文化馆,就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的保护、传承,张掖市数字文化体验馆、书画展厅、摄影展厅免费开放等工作进行调研。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间说唱”专家组组长苑利,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顾问、基础资料数据库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大系出版工程编篡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礼敏,甘肃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周琪,甘肃省民协常务副主席、大系出版工程甘肃卷工作办公室主任杜芳等领导和专家与我省知名专家、学者20余人参与调研。调研组一行通过参观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作品,观看展板、听取介绍、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张掖市文化馆在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河西宝卷念唱、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线上+线下”专业课程培训、数字文化馆的体验项目创建等方面情况,近距离体会了河西宝卷念唱、裕固族婚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过程,了解烙画、麦秆画、剪纸画、木塑画等项目的创作过程,参观了书画展厅、摄影展厅作品,感受和体验了VR骏马骑行、绘画、音乐、戏曲等项目,对张掖市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的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数字云平台创建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赞赏。近年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张掖,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贯彻“抢救为主,保护第一、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传承人员培育,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现有河西宝卷、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3项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项市级非遗项目,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名,省级58名,市级名。张掖市文化馆自年开始,固定每月第一个周六举办河西宝卷传习活动,以非遗大讲堂的形式,围绕“讲好非遗课、分享有趣故事、念唱经典宝卷、畅谈一番感悟”四个环节,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国家级非遗项目河西宝卷代表性传承人整体素质,提高传承人技艺技能和传承能力。通过科学的、高效的保护传承措施,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今天重新焕发活力和生命力,继续发挥其劝导教化和娱乐等作用,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做出新的贡献。调研组认为:张掖市数字文化馆作为国家首批数字文化馆建设单位,对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推动文化改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张掖市文化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的保护单位,更要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弘扬好这一项目;同时,要利用本馆特点,结合实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整合资源,在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河西宝卷念唱、项目运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来源:张掖市文化馆徐莉
编辑:张丽芸
审核:屈正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ly/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