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消费平稳运行、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存贷款增幅较高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7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1—10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同比下降5.8%,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从工业生产走势看,上半年由于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振、大宗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传统产业深度减速调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放缓回落,1—2月增长2.7%,一季度增长2.5%,上半年增长0.9%。下半年以来,随着创新驱动等稳增长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市场活力不断迸发,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进入生产旺季,新增企业的有效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企稳回升趋势,8月份增长1.5%,9月份增长2.5%,10月份增长3.1%,11月份增长3.6%。月度间工业增速的环比涨跌幅度在0.2和1个百分点之间,起伏波动平缓,反映出全市工业经济在深度调整后稳定性较好。11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2.9%,增速较10月份上升4.1个百分点;1—11月,工业累计用电量增长5.3%,增速较1—10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与工业经济的匹配性、协调性增强。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
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同比增长13.34%,比上月回落0.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项目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13.22%;房地产投资52.22亿元,增长13.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2.53亿元,同比增长29.41%,比上月回落1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83亿元,增长17.75%,比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72亿元,增长6.75%,回落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74.9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5%,同比增长38.8%。民间投资持续活跃,完成投资.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72.7%,增长29.5%,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6.2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1—11月,全市纳入统计监测的69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实现营业收入0.41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业增速强劲,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前11个月,全市接待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66%,旅游综合收入82.96亿元,同比增长44.26%。第三产业用电量、税收增势较好。1—11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36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2.3%,增长8%。第三产业税收13.9亿元,占税收总量的54%,增长17.3%。其中,金融保险业税收增长44.8%,批发零售业增长31.2%,房地产业增长13.8%。
四、市场消费运行平稳
1—11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4亿元,增长5.1%,增幅与上月持平。农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高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幅较高,批发零售业增速回落。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8.1%,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6.9%,加快6.7个百分点;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1%,回落0.7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6.6%,回落1.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9.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8.9%,家具类增长35.4%。国际油价持续下行,石油等大宗商品零售额下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7.3%。市场物价总体稳定。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比10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
五、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1—11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4亿元,增长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6.3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46.76亿元,增长8.1%,比去年同期回落18.2个百分点。税收增长乏力,完成25.67亿元,增长3.6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3个百分点。主体税种降幅较大,受火电停产影响,增值税同比下降12.9%;矿业整顿和准入条件提高影响,资源税下降34.07%;房地产市场交易萎缩,契税下降16.36%。非税收入增幅回落,完成21.09亿元,增长14.03%,比去年同期回落27.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幅高,各项重点支出保障较好。财政支出完成.55亿元,增长18.33%。涉及民生的支出达到89.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1.56%,增长23.63%。
六、金融存贷款余额持续增加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亿元,同比增加80亿元,增长20.4%。其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56.7亿元,同比增加5.87亿元,增长11.5%;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90.45亿元,同比增加7.09亿元,增长8.5%。各项存款余额.9亿元,同比增加51.7亿元,增长10.3%。其中,储蓄存款.43亿元,同比增加44.41亿元,增长15.9%。存贷款比例达到84.9%,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前11个月,随着创新驱动等稳增长政策效力逐步发挥,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和显现,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孕育成长,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际国内大环境依然趋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与预期目标都有差距。年收官临近,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措施,靠实任务,对照年初目标,认真检查,逐项梳理,查漏补缺,紧盯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投资、财政、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抢时间、赶进度、攻破难点,迅速整改落实,力争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dl/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