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的企业飞起来!
是谁最先发现了张掖丹霞地貌?
年10月10日,央视四台《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拍摄的《百山百川行()——祁连山:七彩丹霞》,向观众介绍了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丹霞地貌,片中除了展现气势磅礴的七彩山峰和山脉,逶迤陡峭的奇岩怪石外,还特别采访了彩色丘陵第一人,一位当地的雷姓农民,述说着他与七彩丹霞的不解情缘。
应当说,这部专题片拍得很好,很有感染力,但是,其中却把发现张掖丹霞地貌的第一人搞错了。属于调查研究不够。
如果上网查看,还有一位姓乔的当地农民,退伍军人,也被介绍为发现丹霞地貌的第一人。据说在当地还有多人都自称自己是丹霞第一发现人。但是,据我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最先发现张掖丹霞地貌的第一人应当是属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张掖军分区政委、中共张掖市委常委郑复新先生。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在现代社会对于类似地貌的发现人应当怎样认定。我以为需要具备以下五个因素或五项条件:
一、亲历现场,亲眼所见,并发现其独特之处;
二、最先用公认的现代技术手段加以记录,如:摄影、摄像等;
三、最先揭示其发现价值,并给予发现对象以科学命名;
四、最先得到官方或学术界的认可;
五、最先利用正规的社会媒体公开发布并传播。
如果我们承认以上认定条件,那么,该纪录片中的那位雷姓农民固然可爱,虽然他也为这块独特的丹霞地貌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但是,从科学发现的角度讲,他却并不能成为彩色丘陵的第一人。
其次,郑复新先生可否有资格称为彩色丘陵的第一人呢?请看以下发现过程的详细情况。
一、年10月12日的《兰州晚报》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以《张掖丹霞地貌揭秘》为题,在国内首次发表了郑先生的部分摄影作品,并全面介绍了其发现和拍摄经过。次年3月19日《甘肃日报》也以《裁取“丹霞”作画观——郑复新和他的丹霞地貌摄影作品》为题,做了相关介绍。文中介绍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郑复新调到了张掖工作。在此后的约6年时间里,他利用一些闲暇,几乎跑遍了张掖周围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山梁沟峁,用自己的镜头发现并记录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其中最令他激动最令他自豪的发现,当属张掖南群丹霞地貌群中一处尚未被摄影界所注意的非常绮丽的丹霞景观,这就是笔者从郑复新摄影集《丹霞奇观——张掖丹霞地貌揭秘》中的作品中所看到的景观。”
客观地说,张掖独特的彩色丘陵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百万年,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不乏亲历现场、亲眼目睹的人,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在这块人迹罕见的山区,也不乏有牧羊人和发菜捡拾者的足迹,但他们都是当地的百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个别摄影爱好者偶尔所至,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也并没有发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如同片中那位雷姓农户所述,他自小就看惯了这里的山川地貌,还“以为天下的山都是这个样子”,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之处。
郑先生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不仅对山川地貌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并且见多识广,业余又爱好摄影,善于捕捉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因此才会在年10月的那个假日,在梨园河两岸拍片时,当第一眼看到彩色丘陵时,产生“最令他激动”的感触,而不会认为“天下的山都是这般”。这应当就是他发现了该地貌的存在价值。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w/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