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牧区二十载育得桃李满园香
年张掖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秦爱花
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秦爱花老师于年3月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成为肃南牧区基层学校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屈指一算,秦老师在偏远的皇城牧区学校默默地坚守了整整26个年头。26年如一日,栉风沐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把一颗赤诚之心献给她所爱的学生,献给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率先垂范身教感染。在教育学生时,秦老师坚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秦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20多年来,秦老师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最多的话题是:“老师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老师要求学生各方面优秀时,我们首先要做到最好。”当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时,秦老师没有脱离实际、搬用教条,而是从自身做起,引领示范;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身体力行,与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模范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垃圾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课间主动为学困生讲题了……每当秦老师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您学的。”这句话验证了“言传身教、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追求卓越奋力翱翔。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秦老师深深体会到,在当今新课改形势下,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作为一名老教师,她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补充新的血液,时时使自己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才能顺应今天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为此,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秦老师乐此不疲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她最终成功推行了“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我,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同学们互助合作的热情,也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愉悦感、成就感。因为彼此间的尊重和感染,同学们都很喜欢秦老师的语文课。在学生眼里,秦老师就是他们的良师,更是益友。有付出便有回报,多年来,她所教授的初中语文中考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及上级部门的认可,年她荣获县级“巾帼英雄”称号;年荣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先后11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爱心无限。爱是教育的灵魂,她坚信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教育才会成功。班主任工作中,秦老师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遇到了烦恼,总喜欢找她叙说,因为学生心里明白,秦老师是最能理解、帮助他们的人。记得那是年11月的一天晚上,秦老师班里的一位女同学急匆匆跑到办公室来找她,哭着叙说自己的“不幸”。只见秦老师一边安慰这位女同学,稳定该同学的情绪,一边仔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位女同学与班上一位男生来往频繁,关系较为密切,遭到同学、老师的非议和家长的粗暴干涉。在交谈中,女孩情绪十分激动,反复提及“我没脸见人了,我活着还有啥意义?”凭直觉,秦老师断定这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必须慎重处理。秦老师让这位女孩先坐下来,给女孩倒了一杯茶水,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女孩耐心说理,渐渐地,女孩的情绪有所好转了,秦老师随即又拨通了女孩父母的电话,让家长再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终于,女孩想通了,安心地回到了宿舍。后来,秦老师又经常找这个学生谈心,慢慢地孩子的思想稳定了,成绩直线上升。年,这位女学生顺利考取了高中。
秦老师心里总是记挂着学生,时常以满腔热情关心、鼓励、帮助每一位学生。曾经她所授课的班级新转来一位寄宿生男同学,当时正值牧区最寒冷的三九天气,可这位同学从不穿着棉衣,老见他冻得直打哆嗦,细心的秦老师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就主动找他了解情况,交谈中才得知,他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妈妈因为生他而得了“破伤风”,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病故了,父亲又嗜好喝酒,有时一个多月都联系不上。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秦老师心如刀绞,自言自语道:“才多大点人啊,竟遭这个罪,真是太可怜了,太可怜了!唉!老师早点咋就不知道呢?”当即她就拿来儿子的棉衣让这孩子穿上,以后每当双休日,秦老师都会习惯性地买些小吃去宿舍看他。有时过节还叫他到家里吃饭,感受家庭的温馨。后来这位男同学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老师事无巨细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老师您就是我的妈妈,我的亲妈妈!滴水之恩我一定当涌泉相报!”这以后这位同学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年中考该生考取了金昌一中,现在,每逢节假日,秦老师都会收到他的祝福短信,作为老师,能得到学生如此真诚的回馈,秦老师是幸福的!
她做过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事,有些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了。她,不为名,不求利,只求山里的孩子能多学知识,多一个走出大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26载,干一行、爱一行,长期在艰苦条件下恪尽职守、倾情奉献。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不少读完中学后考取了国内的重点高校及各大民族院校,有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和社会做着贡献。看到山里的孩子们一个个怀揣知识走出大山,成就了事业,她心中无比欢欣!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最令人激动和自豪的莫过于自己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莫过于自己的学生送来的一个个真诚的问候”。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在传递知识的阶梯上,秦老师以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精神,扎根偏远牧区,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坚定执着地继续为学生支撑着一片广阔的蓝天,为肃南民族教育事业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肃南发布:sunanfabu
山水肃南·裕固家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w/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