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掖市 >> 张掖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在张掖,从1到7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张掖市 时间:2017-7-27

一座古城

张掖

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两座“千年古刹”

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年,踞现在已有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西来寺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西南隅西来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三种早餐

臊面

臊面是甘肃张掖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与外地的臊子面无论是从口味还是做法上都不同。甘肃张掖市民的传统早餐,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味道醇厚辣香,吃完回味无穷,多与韭菜馅包子搭配,各家餐馆都有各自从不外传的调味秘诀,实属一个还未发扬光大的地方名吃。

小饭

张掖小吃源远流长,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小饭中“饭”的是面块,而非米。将面切成饭粒大小,过水煮熟后,浇上勾好味的汤卤配料,汤中的面宛如饭粒,粒粒分明,浇上一大勺醇厚的汤卤。

“小饭”里的汤,是用鸡汤或牛骨汤熬就的,加入胡椒粉和姜粉调味,还勾过水淀粉,有一定的粘度,里面配以黄牛肉片、粉条(当地产的粉条,看相特别好,表面晶莹,口感好,润滑又有嚼头)、豆腐片,热乎乎地往“饭”上一浇,浓浓的胡椒香味,色香诱人。将压面机压出来的长条面手工切成小面块,在大锅里滚水煮小饭,煮熟的小饭,捞出后需要浸凉水,将浸过凉水的小饭捞出后,浇上汤卤就是热气腾腾的牛肉小饭。

粉皮面筋

粉皮面筋   在张掖农村,农民秋收后,家家户户,要晒粉皮面筋迎亲接友,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之时,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临时性招待食品。产妇坐月子时也由娘家赠送一篮粉皮面筋。现在农村晒粉皮面筋之风也还在流行。张掖驰名的粉皮面筋有“马面筋”,每日清晨挑两桶摆摊出售,不到两个小时出售完毕。因为驰名,除经常来吃的人们外,慕名而来者也不少。

四种文化

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眉户

即眉鄠(hù),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和陇东、陇中一带,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年,由山西省临汾市申报的晋南眉户入选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陇剧

是流行在甘肃全省的一个新兴剧种,原名“陇东道情”,是流传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一种皮影戏。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年搬上舞台,年正式命名为陇剧。

旱船

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庆祝等,山西、陕西、河北境内各地都广为流行,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五个代表性民族

张掖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目前,全市共有2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人数的98﹒05%。少数民族仅占全区人数的1﹒95%。少数民族总人口多。分布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3个民族,百人以上不足千人的民族有满、蒙古、土3个民族,其它各少数民族均不足百人。

裕固族

是仅存在于甘肃张掖,为回鹘人的后裔。有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裕固族以养殖山羊、牦牛和骆驼为主,牧民夏秋季多以帐篷为家。年,裕固族的传统婚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裕固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它和曾于公元8世纪在蒙古高原推翻突厥汗国而建立回纥汗国的维吾尔人以及由漠北迁到河西走廊的河西维吾尔有密切关系。现今的裕固族是以古代维吾尔人的一支——黄头维吾尔为主体,融合蒙、藏等民族而形成的。

藏族

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年,西藏和平解放

蒙古族

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回族

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五县一区

甘州区

甘州区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临泽县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境内平原绿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历史悠久的灌耕农业区。

高台县

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东邻临泽县,西与酒泉市、金塔县和肃南县明花区相连,南与肃南县大河区接壤,北依合黎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高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形成了蔬菜、制种、番茄、草畜、棉花、葡萄等六大主导产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年)。

山丹县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市的东大门。东邻永昌,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北长公里,东西宽89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85.7万亩,常年耕种面积46万亩。海拔-米,地势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是一个半农半牧县。

民乐县

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民乐县有海潮湖生态度假区、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土牛城遗址等著名景点。

七处代表性景区

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康乐草原

草原总面积万亩,是少数民族裕固民族的生息地。境内有丹霞地质风光区、马场滩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险旅游区、石窝会址等旅游景区。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交通通讯便利,是度假、娱乐、观光、领略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功能齐全完备的草原风光旅游景区。

马蹄寺

马蹄寺,位于张掖城南65公里临松山薤谷、肃南县马蹄区公署所在地。在周围重叠环抱的山峦峡谷中,相隔或一二公里,或十几公里,分布着70多个石窟。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马蹄寺分为南北二寺。北寺在永乐十四年被明成祖赐名“普观寺”,清康熙帝又于康熙四十七年赐“青莲筏”匾额。

山丹军马场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54万亩。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焉支山

位于甘肃张掖山丹县东南50多公里处,东西绵延多公里,南北横跨20多公里,山坡上松柏常青,水丰草美。山中冬温夏凉,气候湿润,特别适合于畜牧。焉支山中盛产的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杆茎可以人药,味苦性寒,服用后有泻火解毒,攻积导滞,通经活络等功效,所以焉支山又被后来的当地汉人称为大黄山。

沙漠公园

位于甘州城区以南15公里,公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5.3亿元。根据规划,神沙窝城市沙漠公园将采用“串珠型”的布局,以两纵一环为珠线,串联起沙博馆广场游览区、沙漠观光游览区、戈壁风光游览区、沙滩浴场区、生态植被保护区和黄沙堰综合服务区六个功能区及飞沙堡、洪福寺遗址、黑河堰、龙脊观景台、等26处景观。

临泽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