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苑7号楼荣耀开盘!购房送车位、送地下室!文内有红包5块!
生态环保先行肃南旅游产业更具吸引力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入口处(6月12日拍摄)
“快看,这里也有宫殿式丹霞地貌啊!”“这草原映衬着轻轻柔柔、或浓或淡的雾,真想拥入怀中!”6月21日上午,“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了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境内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在70公里长的这条走廊内,冰川雪山、原始森林、天然草原、丹霞地貌等景观集于一体,如同一座地貌大观园一般。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大门处浓郁的民族风情墙(6月12日拍摄)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内的宫殿式丹霞地貌(6月12日拍摄)
草原与密林映衬着远处的雪山(6月12日拍摄)
“自中央环保督察以来,针对景区部分设施涉及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问题,景区管理中心立即进行整改。”景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们介绍说:“我们对景区缓冲区内旅游设施进行了拆除,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将康乐、白银集镇至景区裕固部落27公里道路沿线实验区设置为游览区域,禁止私家车和社会车辆进入景区,采取统一配备观光大巴车载客游览。同时在景区观景地段和游客集中区域增设监控、广播设施,加大人流密集区域监管力度,通过实时监控和流量分析,全面及时掌握景区动态。在景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交界处设立标识标牌、设置栅栏,严禁游客进入缓冲区。对安装不牢固、破损陈旧、废弃停用和内容过时的标示牌进行清除和更换……生态环保先行,让景区内的景色与环境越来越好,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来这里游览‘醉’人之美。”
采访团成员与裕固族“小姐姐”合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肃南生态地位重要,县域面积的58.4%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祁连山北麓总面积的75%,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分布有冰川条,总面积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冰川面积的20.7%,冰储量达亿立方米;有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8%;有湿地.5万亩,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及其支流流经和发源于肃南山区,共有大小33条河流,总流域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是河西五市乃至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境内近千种天然植物耦合丛生,两百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程度高,是西北内陆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地质地貌的多样性,使得肃南县旅游资源极为富集,其中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只是肃南县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一。肃南县境内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河流瀑布、深涧幽谷、丹霞地貌、湿地湖泊、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异彩纷呈,历史遗存、裕固风情、石窟艺术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交融荟萃,有马蹄寺、文殊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七彩丹霞、冰沟丹霞、祁连玉文化产业园、裕固族民俗度假区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先后荣获“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省级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等称号。肃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生态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绿水青山中找寻“致富密码”,走上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肃南县中华裕固风情苑中造型独特的星空气泡酒店
星空气泡酒店的卧室内景
同时,肃南民族风情独特,居住着裕固、汉、藏、蒙古等20个民族,30多项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服饰、裕固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县建成2个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培训基地,8个民族文化展馆列入全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天籁·裕固》、《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等一批优秀音乐舞蹈剧目多次代表省市赴省内外和泰国、韩国、埃及、香港、非洲等地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先后荣获“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最具民俗风情的生态旅游大县”等称号。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6亿元,增长38.4%,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华声在线、长城新媒体集团、四川手机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董文龙文/图)
肃南:关了煤矿美了草原
秦学红(右)向采访团记者介绍情况
“昔日的神麒煤矿上,如今已被茵茵绿草完全覆盖。标志着该煤矿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已经完成!”6月21日上午,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秦学红向“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记者们介绍了肃南县神麒煤矿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情况。
据了解,肃南县神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烧柳沟煤矿属环保部约谈督办问题。该矿井位于肃南县康乐镇巴音村,地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南县神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烧柳沟煤矿,该矿始建于年,年被列入整合煤矿,未完成整合,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年该矿被列入关闭对象,被依法关闭,并于年4月19日公告关闭。
“自年12月开始进行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累计拆除砖混结构房屋11处平方米、回填废弃矿洞10处立方米,其中立井4处斜井6处,平整渣堆(坡)11处平方米、封育围栏3.9千米、人工种草亩、人工拾渣块清理垃圾55立方米、平整覆土立方米,面积平方米、干砌石防洪水渠米。”秦学红告诉采访团记者:“同时,我们还人工种草亩,封育围栏米,封育面积达到亩,现已完成恢复治理。”
神麒煤矿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现状(6月12日拍摄)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华声在线、长城新媒体集团、四川手机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董文龙文/图)
肃南:我们一起守护生态美丽家园
细雨中的康乐草原
6月21日上午,“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了肃南县的康乐草原。这片平均海拔米左右的广袤草原,被誉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和最美的超星级空中草原。而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离不开肃南县委县政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全面落实在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中;离不开肃南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天蓝水清的生态美丽家园、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决心和行动。
烟云笼罩的山景
21日上午的康乐草原上,忽大忽小的雨滴,将草原清洗得更加绿意盎然。“真美!”“快拍那个角度,真漂亮……”雨水的洗礼并没有影响到采访团记者们的拍照热情,反而是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拍摄场景——这里真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景色。
“大家看到的这片草原,是我们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成果的一个缩影。”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鹏飞介绍说:“肃南县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县份,全县现有基本草原.55万亩,天然草地是最大的优势资源,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近年来,我们先后争取实施了退牧还草、‘三化’草原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等一批重点项目,采取围栏封育、禁休牧与划区轮牧、补播改良、防蝗灭鼠、毒害草治理等综合措施,不仅遏制了天然草原退化趋势,而且改善了草原畜牧业发展条件。至目前,已完成天然草原退牧还草0万亩,其中:禁牧万亩,休牧万亩,划区轮牧万亩,在禁休牧区补播改良万亩,防蝗灭鼠多万亩,清除毒草50多万亩,设置草原监测点62处。同时,通过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有效控制了草地过牧行为,改善了牧草生长条件,禁牧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据监测结果显示:禁牧区牧草平均高度提高2厘米,平均盖度达到79.6%,草群优质丛生牧草比例上升到58%以上,对保护草地资源、促使天然草原休养生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有“祁连山试验区”标识的草原一隅
“我们还实施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农牧民搬迁工程,主要涉及肃南县康乐、马蹄和祁丰3个乡(镇)、10个行政村、户人。目前,已完成支出.27万元;清退核心区牲畜3.06万头(只),95.5万亩草原全部实现禁牧,发放年~年禁牧补助资金.36万元;全面完成核心区牧民房屋及地上附属物搬迁拆除工作,共拆迁房屋1.96万平方米,拆迁生产等附属设施1.74万平方米,搬迁区域已完成平整覆土复绿工作。对核心区世代以牧为生的户名牧民,在整改中全部实行异地搬迁,采取一户确定一名护林员、一户培训一名实用技能人员、一户扶持一项持续增收项目、一户享受一整套牧区惠民政策的‘四个一’措施,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针对草原超载过牧问题,采取舍饲半舍饲养殖、草原流转、周边农区借牧、压缩牲畜规模等措施,全面完成10.18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据草原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县草原亩产草量较年提高了20.6%,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厘米,平均总盖度达到78.2%……”贺鹏飞表示:“我们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对矿山、水生态、森林植被、草原生态进行全面恢复治理,组织实施‘一廊两带六片区’生态示范工程,隆畅河两岸的人造林带焕发着无限生机。实行天然林封山禁伐和管护承包责任制及‘六长负责制’,全面落实草原管护‘五长负责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体系,林草生态植被覆盖率持续提升,分布在肃南境内的雪豹、熊、藏野驴、盘羊、岩羊、藏原羚羊等珍贵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整治整改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保护修复依然任重道远。”
6月12日记者拍摄到的康乐草原“九排松”景点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华声在线、长城新媒体集团、四川手机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董文龙文/图)
千年古城张掖造就一片“塞上江南”
水鸟栖息、水草丰美。
“好美啊!水鸟栖息、草木丰美,真不敢相信这样的湿地会出现在内陆干旱区……”行走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内,来自中国江西网的记者谢文惊叹地和同行记者聊着这样的话语。6月21日上午,“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张掖市,感受这片沙漠绿洲之美。
游客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畅游。
2.6万亩城市最近湿地发挥重要生态功能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城郊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湿地面积2.6万亩,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据甘州区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连续10年监测发现,每年随着气温下降,都有大批天鹅、白鹭、琵琶鹭等多种鸟类迁徙张掖黑河湿地,这一鸟类迁徙活动规律一直持续至翌年春天……
其实,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良好生态环境只是张掖市近年来城市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使得张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塞上江南”名副其实,金张掖这座千年古城,也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绿色之路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蓝天白云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更显绿意与生机。
构筑“骨架”和“底盘”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甘肃工作“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树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把良好生态作为城市的最大优势和品牌来打造,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保护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国家级、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它各类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构筑起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骨架”和“底盘”,最大限度地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阔水连天、水草丰美。
航拍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犹如江南水乡。
同时,张掖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初步建立起了多元化补偿机制,并先后成立祁连山林区法院、林区检察院,建立公安、环保、林业、水务、国土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会商处置和案件移送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执法监管。目前,张掖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53个,省级生态村21个,位居甘肃全省第一。
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张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在“绿”字上做文章,在生态产业上找发力点。近年来,张掖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节能生态产业体系。目前,张掖全市绿色有机生产基地、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分别达到21万亩、万亩,“三品一标”产品达到个,加快建设总面积12.7万亩的戈壁农业产业带;促进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料在三个产业间双向转化,已形成万亩玉米制种、80万亩蔬菜、万头奶肉牛、6万吨食用菌产业规模。
航拍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与建筑景观相映成趣。
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市民骑行健身的好去处。
同时,张掖市还着力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医养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坚持以创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做靓做响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五张名片”,着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旅游产业呈现“井喷”发展之势,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万人次,张掖旅游成为推动转型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回报,张掖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逐年增加,空气质量年甘肃省排名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水质类别均为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水质持续保持良好。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华声在线、长城新媒体集团、四川手机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韦德占杨红丽文/图)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美,风景如画。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尽显江南水乡之韵。
市民徜徉在一片绿意之中,领略大美绿洲的迷人风光。
小桥流水、水天一色。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使张掖城区彻底告别“黑臭”不良影响
张掖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部。
“占地约19亩、日处理黑臭水8万立方米的张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是整治张掖市城区黑臭水体的重要举措。张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整治工程实施后,回水(含原黑臭水体)水质均可满足‘无黑臭’的水质指标要求,将从根本上消除张掖城区‘黑臭’不良影响!”6月21日下午,“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了张掖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部,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局长李红新向记者们如此介绍道。
“黑臭水体整治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维护城市水安全的长远之计,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张掖市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已列入年第一批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计划。本项目是张掖市祁连山黑河流城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第一批项目中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的工程内容。”李红新高兴地向采访团记者介绍说:“张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整治工程实施后,回水(含原黑臭水体)水质均可满足‘无黑臭’的水质指标要求,将从根本上消除张掖城区‘黑臭’不良影响。工程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磷和氨氮的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IV类标准。该工程处理后的出水,可以完全放心地直接排入山丹河。同时,我们还承担了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线工程。该园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各项污染物排量明显减少,提高了水资源的再次利用,该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营造碧水蓝天,改善生态环境’的终极目标……”
采访团一行走进张掖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部。
航拍张掖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部。
该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离不开施工单位的众多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年12月,处于西北地界的张掖地区天气渐冷,年味渐浓,该施工项目本该进入冬休阶段,大家都在讨论过年的喜事。这时,项目部突然接到通知,要完成与原有张掖市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对接。然而‘天公不作美’,这时候突然迎来了张掖市近50年来从未有过的严寒天气,气温骤降至零下28摄氏度。”说到施工过程,张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书记李振国向采访团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面对这样的严寒天气,我们改造项目经理赵文辉对大家说:‘我们中铁人三上兰新,青藏高原都建设出‘天路’来,这点寒冷能算什么!’在我们的鼓励下,全体人员信心高涨,通力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铁军’精神,第一时间加入到电气线缆敷设的队伍中去,同风雪抢进度。正是这种精神,项目人员克服了地表水位浅、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场地狭小这些难题,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电气主电缆敷设,加快了正式电的接入,为项目下一施工阶段——‘联调联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最终提前完成了相关部门下达的紧急任务。”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原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给排水工程总公司、市政环保工程总公司)为世界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三级子公司,是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兰州。公司成立于年,是我国最早的铁路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施工企业。60多年来,公司先后承担过天兰、兰新、大秦、京九等30余条国家主要大动脉铁路干线、支线的给排水及绿化防沙等环境工程的施工。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内外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水务环保是我们的核心专业,重点领域为治理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村镇污水、流域治理。”李振国告诉记者:“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各大中型城市承建了亚洲最大的天津芥园水厂为代表的净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近60余座;给排水管道余公里,地下顶管60余公里;道路20余公里;桥梁20余座;隧道10余座。并承建了国内首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及武广、京石、兰渝、南广、兰新、宝兰等客运专线以及深圳、成都、兰州地铁等项目。公司还积极发展多元化经营和国外业务,承担过赞比亚基特维城市供水工程和斐济道路改造、住房等海外项目。公司先后有二十余项工程获得国家、省、市、自治区优质工程奖,其中荣获鲁班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奖4项,以及飞天奖、西夏杯、黄山杯、金陵杯、海河杯等省、市级奖项24项;并有1项工程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有26项工程荣获省、市级文明工地等多项荣誉。”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局长李红新向记者介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整治工程实施情况。
该工程处理后的出水,可以完全放心地直接排入山丹河。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华声在线、长城新媒体集团、四川手机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韦德占杨红丽文/图)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
推荐阅读
张掖人这是要逆天吗?居然搞出一个女孩子们都喜欢的产品
嘉和苑7号楼荣耀开盘!购房送车位、送地下室!文内有红包5块!
驼铃酒,只卖粮食酒,自家酿酒不做假!口感好不头疼
金张掖在线张掖新媒体领导品牌
生活.新闻.活动.美食.玩乐.公益.推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