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甘肃又重新焕发了活力。那甘肃为啥会成为“丝绸之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部分呢?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甘肃名称的来源?先秦时期,秦惠王及秦昭王开疆拓土,多次征伐义渠,评定诸戎,先后设置陇西郡和北地郡,这也是甘肃地区后来被称为“陇”的原因。关于这个“陇”字,还有一个典故,“既得陇,复望蜀”,这个写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在评定击败王莽,光复汉室后,起兵西征,途中刘秀先行返回洛阳,留下大将岑彭继续领军,刘秀留书信给岑彭,信中说:“待攻下西城,上郡,即并进蜀地”。范爷后来在《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后来演化为成语“得陇望蜀”,表示人贪得无厌。但也可以看出甘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向南可并进蜀地,向东可入关中。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也就想先评定甘肃地区,随后兵进关中。唐朝太原起家占据关中后,也是派出李世民先行解决陇右的西秦霸王薛举,由此也可见甘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那甘肃地名的来源是什么呢?唐朝时期先是设陇右道,下设甘州肃州,大概在今兰州地区,后世即从甘州肃州中取“甘”“肃”将陇地命名为“甘肃”。张掖、酒泉名字的由来张掖、酒泉是甘肃省的地级市,他的名字又有什么来源呢?秦朝二世而亡,诸侯争霸,及至汉高祖统一中原,作为边境地区的甘肃地区又被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时时威胁关中,致使汉朝初期被迫和亲。到汉武帝时,在“文景之治”后,中原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得到极大恢复,汉武帝开始强化武力,着手解决匈奴问题,避免关中地区时时受威胁。而甘肃在关中西北方向,无疑是解决匈奴问题的主要方向,在公元前年,霍去病击败匈奴,在此地区设置“张掖郡”,取“断匈奴一臂,张中国之掖”之意,占领这一地区,就能断掉匈奴的一条手臂,张开中国的臂膀,由此可见甘肃地区的战略意义。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于此要夸兵庆功,在这种情况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时甘肃地区远离统治中心关中千里之外,酒水极其匮乏,途中霍去病碰见一个泉水,于是霍去病就将所带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军将士共同饮用,这就是“酒泉”名字的由来。甘肃为何成为“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已经简要介绍了甘肃的地理位置,东连关中,南控蜀地,换句话说,占领了甘肃地区,关中和蜀地即获得了屏障。但所谓“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占领之后,必须进行治理,才能保证这一地区长治久安,怎样长治久安呢,首要就是发展经济,甘肃作为西出之地,沟通内外,可以将中原物产贩运至国外,带回外国特产,是出国境的必经之路,因而会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执行后,甘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w/10923.html
上一篇文章: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引客来人民资讯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