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掖市 >> 张掖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甘肃的甘是怎么来的它来自于张掖城外的

来源:张掖市 时间:2024/2/28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甘肃的“甘”,来自于张掖城外,龙王庙的一眼泉水

最新的研究发现,甘肃的“甘”,来自于张掖城外,龙王庙的一眼泉水。而非早先人们认为的,甘州的“甘”,来自张掖的甘峻山或者其他山。

不久前,兰州大学的汪受宽先生,在他的《甘州名“甘”考》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甘州一词的甘,来自于张掖城外八十里处,一龙王庙的水涡,因其水甘冽,故而取名为甘。

甘州原名张掖,为汉武帝设立的河西四郡之一。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元狩二年(前),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先后两次,击败游牧在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休屠部,迫使这两部二王率众归汉,后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单独率众归汉。汉军控制河西走廊后,修筑了汉长城,先后设立四郡,管理千里河西。汉元鼎六年(前年),大汉王朝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这就是张掖的来历。此后,张掖一名,一直延续到西魏时期。到了西魏时期,才有了“甘州”一名。

甘州一名,始于西魏。大约在西魏废帝元钦三年(年),改名为甘州。关于,甘州的“甘”的来历,人们认为有三种说法,其一因州东甘峻山,其二因地多甘草,其三是甘州的甘来自于一眼泉水,因其味甘冽,故而取名甘州。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三种观点,各持己见,难以形成共识。

甘峻山、甘草两种说法,其来自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这两种说法,被后世学者多引用,相沿成习。逐渐形成一种观点。不过,河西走廊各地乃至宁夏等地都盛产甘草,张掖未必就是最好的。在历史上,临夏的甘草还名扬江南呢。故而,张掖因“地多甘草”而以名州的说法难以服人,后来,此说未见有太多的著述采用。

而“甘浚山”之说,流传更广一点,也为历代官方典籍所记载。甘浚(峻)山,一作绀峻山。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甘峻山”。《元和志》卷40张掖县:甘峻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出青鹘鹰,称为奇绝,常充贡献”。因为这座山的缘故,人们就把张掖改称为甘州。

然而,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还有第三种说法,那就是因泉水甘冽而取名甘州。那么,问题来了,甘州的“甘”,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山,还是泉?

由于,张掖县治所,曾经发生过迁移,故而这个甘浚山的位置,在史书中也是飘忽不定。原来唐武德二年(公元年),人们把张掖县的治所,从今天黑水国遗址,迁到了现在张掖城的位置。故而,就有甘浚山的不同位置之说。在另一方面,甘浚山和甘峻山是两座山。而在张掖,这样名称的山有三座。据研究,在三座甘浚山中,一为城西北的龙首山、龙头山,甘峻山只是其俗名,即民间误传;一为城东北的人祖山,俗名快活山,只是被学者误判为古甘峻山。同时,甘浚山也多种写法。

就泉水而言,也有两个。人们都知道,张掖城边有个甘泉,后来在这里改建了甘泉公园。是不是,就是这眼泉水呢?

明万历时期的《甘镇志》其中,这样记载,甘州的得名是因为城西南甘浚山下的甘泉以名郡。也就是说,在甘浚山有一眼泉水,非常甘冽,因而将甘州取名为甘。据记载,“甘泉,城西南八十里甘浚山下,味甘冽,因以名郡。又城南门内东三十余步,亦有甘泉,北流出城,引以转硙。”可见,在明代的时候,张掖城内及其附近,就两眼泉水,非常甘冽。那么究竟是哪一眼泉水的缘故,而取名甘州呢?

人们梳理史书的蛛丝马迹,结合文献描述的城西八十里的方位,及明清甘浚堡(今甘州区甘浚镇)的位置,以及《水经注》该山名之“绀”字和蒙古语称甘浚山为阿喇克鄂拉的含义。得出观点:因山下甘泉而命名甘州的古甘浚山,就是今张掖丹霞地貎主景区。浚,使水流通畅也。张掖丹霞地貌景区,非陡峭的高山,且山前上龙王庙之深不可测的水涡,就是甘州得名之甘泉。

据悉,该泉甘冽,且出水量很大,祷雨辄应,而被称为“甘民衣食源”,山因泉得名,故而该山名甘浚山是正确的。

由此,综合顾炎武等学者及省内其他学者的观点。甘州的甘,来自这个山前上龙王庙之深不可测的水涡。州因泉而得名。千年以来,由甘州的甘,逐渐引为新的名词,西夏的甘州甘肃监军司,元的甘州路,明的甘州卫,清的甘州府,现张掖市之甘州区,而今甘肃省之甘字亦取自甘州之名。

可见,这个小小的泉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给它赋予新的内涵外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9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