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14日,首届“环境史与边疆史研究的对话与互鉴”高级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从边疆史、环境史、当代边疆问题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等不同领域和视角展开对话,并在一天的研讨会之后赶赴张掖、酒泉实地踏勘了张掖草滩庄水利枢纽、正义峡明长城防御系统与水文站、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地,深入现场对西北内陆河用水分配、当代生态环境修复以及文物保护现状做了初步的考察,更直观地感受到干旱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共生关系。
与会学者合影
立意:从“水”再出发的中国历史
“地理舞台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经典论述,而所谓“地理舞台”,它不仅是历史戏剧上演的场所、环境,更深刻地参与到历史进程本身。比如水与水利的问题,就一直根植于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可以从古谈到今,微观处见百姓生计,宏观地说可论历史兴衰。
中国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显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何使水更好地与农作物生长需要所匹配,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地惠及更多的人群,这些问题是中国历史一直要面对和解决的。而围绕用水和管水展开的历史画卷不可谓不精彩,其中既能看到先人的智慧成果,也有因水引发的利益纠纷,在历史学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