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那一定是一个古老神话的真实再现----七彩丹霞。
每一个女孩子小时候都有一个美美的梦,有一个睡美人在荆棘丛林的掩映和保护下等着王子用爱来唤醒她,那么七彩丹霞就是那个静静地沉睡在战士般护卫着她的山林之中的美丽公主。那七彩的丝巾轻轻覆盖在她柔美起伏的身体上,任风吹雨打也不离弃,任花开花落也不艳羡,沉默的等待着你的到来,然后震撼了你,让你觉得美不胜收、叹为观止!
七彩丹霞,曾在不同的季节去看过她,惊叹于她的美丽,那种感慨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我只是呆呆的看着她,看她的神奇,惊她的美艳,无法像别处那样喊出声来,因为我怕惊醒了她,怕她缓缓起身,拉起她的七彩丝巾飘飘离去再也见不到。我也不敢踩到她细腻的皮肤,只敢轻轻地摸一摸,并没有染上各种色彩,那一道道如同刷上去的彩带或圆润柔媚或起伏跌宕,毫不做作纤毫毕现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这个学自然科学的人也不得不想着这是不是童话,而从内心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个真实的神话。
在被深深折服的日子里,我不断地给朋友们介绍我们美丽的七彩丹霞,其实我深深地知道用怎样的语言都没有办法生动的描绘她,只能对朋友们说:来看看吧,只有亲自用眼睛看到的才是最美的!在带着他们前去的路上也不多做讲解,因为也讲不全面,讲得过多或许还会产生误导。我只想把所有的感受都留到他们见到七彩丹霞的那一刻,就如同等待揭开一个美丽新娘的盖头那样留下强烈的渴望与无尽的猜测。惊讶的是有一个远在他乡,平时通过精神交流的朋友竟然和我一样,走进去见到七彩丹霞也是睁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甚至打开了双臂,深深地吸一口气陶醉其间,就是无法喊出来,那种令人窒息的美,把所有的赞叹都掩盖了,只有默默地看、看了又看、怎么也看不够。
春季看七彩丹霞,尽管来自西面的风吹着站在观景台上大家的风衣如同族旗般飘扬,但是在七彩丹霞山内却看不到西北常见的漫天尘土,是周围山林的阻挡还是上天的眷顾,她就这样干净而安静的睡着,任四面来风八方来客在人间欢腾。
夏天最好的观景时间是清早和黄昏,晨光与夕阳为她带来美艳的色彩,最能体现她的娇媚。要是恰巧碰到下雨,又或是雨过天晴,那就是你最大的幸运,你会觉得时光过得太快了,那美似乎转瞬即逝你会想尽办法把它抓住,于是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在拿着手机、相机、平板拍呀拍,把自己和这睡美人永远的合在一起,好像只有把美定格才能对得起这行走千里的睡美人之约。
秋来蓝天做了最大的衬托,那背景广博而单纯。这睡美人的身边近旁围护着的山峰上几乎没有树一木,是不敢与她媲美吗?还是怕过多的色彩影响了她的姿容?要不就是大自然最懂得美的奥秘,只是靠着蓝天和红土来映衬七彩丹霞的唯美。我们也曾拿着各式的丝巾在她的面前摆着姿势拍照,但是怎么美艳的丝巾都比不过她的自然天成,只有用最素色的,才能在她的衬托下有一点存在感。
冬雪为七彩丹霞睡美人笼上了一层自色的纱袅,那凹陷处的堆积和凸起处的透露,都是美人挡不住的风姿卓越。再加上那一碧青天,一抹霞光,置身其中,连呼吸都会放到最慢、最深,仿佛只有安静才配得起这静美的壮丽与独特的天然本色。
有个学地质的同学告诉我,这七彩丹霞处原本是大海,几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和地壳运动渐渐地变成这样的,从理智上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我的情感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我就把它当做是鱼美人吧,那圆融是她的柔美曲线,那折叠就是她的层层鳞片了。岁月可否知道这许多的年代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她选定这样一个远离繁杂与喧嚣的安宁之地,用群山做护卫挡住世人的眼光,静静地安眠。
去年中秋节后的晚上,陌上书会在位于丹霞山外的西北民俗博物馆搞了一个祭拜月亮的活动,那天一直在下雨傍晚才停了下来天空依然阴百密布,大家都在遗憾见不到月亮。但当我们按照仪式庄严肃穆的摆上祭品、依次上香行礼、诵读祭文完成礼仪的时候,忽然百开月出,大地洒下一片银灰,天空渐渐洁净的一尘不染,只有一轮光洁如玉的银盘照得大地和万物如同自昼一般。远远看去,丹霞山静谧而神秘的卧在那里,让人不由得对这自然造化由衷的崇拜起来,不敢高声语,只把一句夜安含在喉头唇间,怕扰了她人睡时的波平如镜,一张美美笑颜。
合上双掌默默地祈祷,祈祷岁月静好、祈祷和平宁静、祈祷我的美人安睡如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