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张掖,却建设了30余个人工湖,水域总面积余亩,相当于个足球场大小。“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张掖督察看到,人工湖波光荡漾,宛如“江南美景”。干旱地区维持如此规模的水景,水从哪里来?干旱地区“长出”30余个人工湖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长期以来,这里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突出。但走进张掖市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燕然、云中、居延三湖居于中心,人工湖水域面积亩,约相当于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休闲广场、健身步道、花草树木等环绕而建,波光荡漾,宛若江南。据了解,今年夏天,甘肃省中西部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旱情,甘肃省水利厅曾对张掖市启动干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而同一时期,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却开展了观光画舫、动力冲浪板、快艇滑翔等水上运动观光项目。近年来,张掖市在境内修建了众多人工湖及相关水上设施:年起,位于黑河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弱水花海景区先后修建3个人工湖,水域面积达亩;
年以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建造11个人工湖,水域面积达亩;年国家加强“挖湖造景”排查整治之后,弱水公园继续修建2个人工湖,水域面积达亩;白塔彩虹公园、张掖大剧院西侧公园内各建1个人工湖,水域面积合计34.1亩,占用耕地24.4亩……督察发现,上述人工湖存在未批先建或违规取水问题,张掖市有30余个人工湖违规建设或违规取水,水域总面积余亩,相当于个足球场大小。长期无证和超量取水年,张掖市年降水量为.7毫米,年蒸发量毫米左右,降水量不及蒸发量的十分之一。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地区,维持如此规模的水景,水从哪里来?督察组多方调查、取证发现,这些人工湖里的水,实际上是长期违规取自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长期以来,黑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少,生态脆弱。张掖市为把黑河水引到人工湖,可谓“煞费苦心”。督察发现,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证,仅年就从黑河取水万立方米,相当于2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弱水花海景区年至年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证,年补办许可证后仍超量从黑河取水6.7万立方米。此外,张掖市甘州区和高台县违反河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未经批准在黑河干流建设3个橡胶坝用于蓄水,致下游主河道十几公里断流。记者看到,为抬高水位方便补水,甘州区还在黑河泄洪河道西河上建设16座水坝,平均每隔米1座,俯瞰而去,河道犹如被切割了一般,河道行洪也受影响。防止圈水圈地建面子工程北方一些城市因地处内陆,对水景园林格外偏爱,拦河筑坝、圈水造景普遍存在。中央和有关部门近年来多次提出整改要求。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将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10824.html
上一篇文章: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引客来中国日报网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