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充分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6月8日至11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掖市人民政府共同在张掖丝绸之路艺术中心举办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期间,作为本次系列活动重点版块内容的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闪耀彩虹张掖,广受媒体及观众赞誉。
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为期四天,主办方在张掖丝绸之路艺术中心一楼展馆为全省14个市(州)文旅部门、省非遗保护中心分别划分独立展厅,展厅面积合计余平米,集中展出各单位、部门遴选的件优质非遗展品,并邀请64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活态展示,激情呈现全省文旅单位近年来在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累累硕果,显著提升甘肃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保护,让非遗遍地开花;传承,让非遗百花齐放;弘扬,让非遗花繁果硕。甘肃省非遗保护领域注重系统全面谋划,把握重点关键要素,着力挖潜力、增活力、补短板,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激发时代活力,激扬文化自信,积蓄起文化强省建设的深厚底气,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工作、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项惠民工作。
全省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省已认定68名国家级、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批共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15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省各市(州)共公布项代表性项目(市州级),认定名市(州)级传承人;各县(区)共公布(县区级)代表性项目,认定名县(区)级传承人,甘肃省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另外,全省认定省级及以上非遗就业工坊93家。连续举办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等全省性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西部花儿邀请赛等国内重大节会活动,2条非遗旅游线路入选全国12条主题线路之列。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本次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的顺利举办,深入践行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理念,展示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实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祁晓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xc/1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