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走来的陶学诗
—读《张掖晚清名士陶学诗》有感
张巧
最初在今日头条看到《张掖晚清名士陶学诗》这个标题,颇为震惊,我们小小张掖竟然有晚清名士!
我不由为之一振,急切读之,晚清名士陶学诗竟是我们甘州区新墩镇白塔人,与我近在咫尺,可亲可敬。静心细读,晚清名士陶学诗的才学品行在作者深沉凝练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跃然纸上,须发长裳,儒雅清俊,穿过历史的烽烟向我们缓缓走来,令我肃然起敬。
反复诵读,不由被作者博古通今的历史底蕴,清晰晓畅的行文脉络,流畅准确的文字表达和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张掖大地赤热的情怀深深折服!掩卷沉思,这样一篇震颤我们灵魂,深入我们骨髓的文章,是作者在多少个深夜翻阅着一卷卷历史资料,精心研读,才从中提炼出这样有理有据令读者震撼的文字;是怎样耐着酷暑,一次次走访一次次考察,心装甘州悠悠历史,脚踏甘州寸寸热土,才让这段在时代的烽烟中早已蒙尘的历史,如此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又在多少个霞光初露的清晨,凝神静思,将思想和智慧凝聚成的精神露珠付诸于笔端,才让今天的我们有幸在文字中与张掖晚清名士陶学诗亲切会晤!
我惊叹于作者在文学之路上以宗教般的虔诚埋头躬耕的韧劲,我更惊叹于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张掖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百姓的深情和对传播张掖文化的赤诚!
他在文中写道:“甘州不干水池塘,一出北门是流泉。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长草的地方就有生机......”“水中出蛟龙,禽中出凤凰,人中出吕布。在白塔这样钟灵毓秀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中孕育出陶学诗这样的大家那就见怪不怪了。”“牌匾不单是先生当年深厚书法功力的佐证,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一份浓浓的亲情与思念。”没有对张掖这片热土的深沉眷恋,怎能从他笔下流淌出这样看似信手拈来,却字字浸透着作者深情而充满灵性的文字。
他不仅对晚清名士陶学诗曾给张掖人民带来的荣耀,创造的文化财富充满了敬意,还对他创造的精神文化在张掖大地上生生不息的魅力给予深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rk/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