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掖市 >> 张掖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张掖征集别名,你会叫它啥

来源:张掖市 时间:2020-10-9

金张掖,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作为张掖的每个代言人们,要是给它起个外号,除了古城,你会给它怎么起呢?

色城

▲▲

张掖夜色美景——爱上张掖,你一定是爱上了这座文艺之城的多姿多彩!

▲▲

霓虹绚丽夺目,这是不是你第一次这样远远的眺望张掖的魅力夜景。

▲▲

丰富的夜生活,灯红酒绿的闹市为什么不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知道你爱上张掖的原因,是因为它真的很“色”!

爱上它一日四季随机播放的任性,爱上她半城阳光半城春雪!

民州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张掖市就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裕固族等民族。如此多民族的大都市,民州这个外号也算名副其实咯!

美食之都

炒炮

“炒炮”是张掖市一种地方特色面食,也叫“炒炮仗子”。“炒炮”只是取其形——把面搓成筷子粗的圆面条,然后揪寸段于开水中煮熟捞出,与蔬菜相拌炒熟外加卤肉即可食。因寸段面条形似鞭炮,故名“炮杖子”,和蔬菜、卤肉炒后食用,就是“炒炮”了。

搓鱼子

搓鱼子是当地人的叫法,也有叫搓鱼儿的,是搓鱼面的俗称,这可是甘肃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张掖特有的。搓鱼子的形状中间粗、两头细,长约2-3cm,非常像小银鱼,因此而得名。吃的时候要浇上卤汁,或者直接与蒜苗、肉之类的炒在一起。

揪片子

揪片又称掐疙瘩,揪片儿,撅疙瘩,是山西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汉族风味面食。面和好后,撤成面片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大小与手指头肚相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这种面食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青壮年吃。但是现在流行炒着吃!

好像没有专做汤面片的店,一般烧烤店里都有做。

臊面

张掖臊面的特点是用双擀杖擀面,面条形同韭叶,薄似纸片,长如丝带,嚼起来有筋有骨,吃后满口余香,浇以葱花,芜荽,豆腐丁,肉丁混合的臊子汤,香气四溢,令人倍增食欲,百吃不厌。

酿皮

酿皮,别觉得酿皮子不起眼,绵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是西北地区汉族特色美食。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酿皮,一种是高担酿皮。“酿皮”和凉皮是同一种食物,但因不同地区方言的关系,形成了如今二者的区别。

麻辣粉

麻辣粉本是起源于巴蜀大地的小吃,传入张掖后被改造成西北人爱吃的口味,没有四川的那么香辣,但是有独特的西北口味,女生的最爱。想当年上学的时候很多女同学宁可不吃饭也要吃碗麻辣粉。

拉条子

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一盘拉条子,菜和面都有了,常吃不腻,经久不饿,吃完干活也攒劲。拉条子也像炒炮一样有炒着吃的。

小饭

小饭,起于西北,是以面切成丁加上粉皮,肉丁(片)下入熬制的鲜汤内。小饭因其面块小、肉片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而故名。

卷子鸡

都说西北人的饮食粗犷,以肉食为主,但是作为一个西北人,觉得我们的饮食其实也很注意搭配,营养的均衡,口味的调配。就拿这道鸡肉垫卷子来说,将肉食和面食很好的结合,说它是菜也好,主食也好,反正保证你舍不得放下筷子。

大盘鸡

大盘鸡为著名的新疆特色菜肴,其来源有众多说法。真实的来源已无法考究,也毫无意义。但相传发源地是新疆沙湾县,这种说法最多。因为新疆本地人都知道,沙湾大盘鸡曾经在新疆90年代风靡一时,有口皆碑,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椒麻鸡

椒麻鸡是一道流传于新疆的传统名菜。主料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成品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炒拨拉

炒拨拉因动作而得名。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禾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胡辣羊蹄

胡辣羊蹄是新疆维吾尔族、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烹制的传统美食,胡辣羊蹄由于其味辣而故名。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为美容食品之一;同时还具有强筋壮骨之功效,老少皆宜。

堵城

现在的张掖可谓是左堵、右堵、堵堵堵!早高峰+晚高峰=一天!管你大车小车公交车,连警车都得堵,有一种悲伤是从张掖的东头到西头,比人家“跨国”时间还长!但是,完善交通工程正在一步一步完成,畅通的大张掖也指日可待啦!

对于生活在张掖的每一个人来说,在这里忙碌,在这里奔波,这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张掖早已超过了城市的定义,它有一个共同的外号——家。每一个在外的张掖人,都期待着回家,回张掖!最温暖的外号,就是家!

今日互动友友们,关于咱大张掖的外号,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名字吗?可以在留言区发表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rk/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