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目前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等民族医专业。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31个。
考试流程网上报名(1月10日—20日)
现场报名(1月—2月,预计提前)
技能考试(6月9日开始)
综合笔试(8月25、26日)
成绩查询(10月19日)
证书注册(2年内)
报名条件具有规定学历的学生1.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3.七年制中医学临床硕士和八年制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有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一年生产实习和一年以上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的,以及中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已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的,可以申请在毕业当年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4、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1.《执业医师法》颁布以前的人员
(1)在年6月26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人员,经过资格考核可以申请参加考试,年和年未申请参加资格考核的除外;
(2)在年6月26日前已经地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审定为确有专长并经县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人员,经过资格考核可以申请参加考试,年和年未申请参加资格考核的除外。
2.《执业医师法》颁布以后的人员
(1)师承人员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需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指导老师必须具有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具有中医、民族医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并经省级的市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确认医术有专长;
(3)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4)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1.外籍人员:
(1)取得我国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并在提供外籍人员在中国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高医院实习满一年的外籍人员,可以申请参加考试;
(2)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同我国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台港澳居民:
(1)台湾居民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和外籍人员条件一样;
(2)取得内地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后,医院不间断实习满一年并经考核合格。获得香港和澳门合法行医权并在香港和澳门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请参加考试;
(3)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同内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并取得香港合法行医权后,医院不间断实习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香港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澳门居民取得澳门科技大学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并取得澳门合法行医权后,在内地三级中医医不间断实习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澳门执照行医一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
研究生学历1.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符合条件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临床实践,至当次医学综合笔试时累计实践时间满1年的,以符合条件的本科学历和专业,于在学期间报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
中医学长学制学生在学期间已完成1年临床毕业实习和1年以上临床实践的,以本科学历报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
2.中医学学位研究生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在研究生毕业当年以研究生学历报考者,须在当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提供学位证书等材料,证明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
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中医学、民族医学专业的学术学位(原“科学学位”)研究生,具有相当于大学本科1年的临床或公共卫生毕业实习和1年以上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实践的,该研究生学历和学科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依据。在研究生毕业当年报考者,须在当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毕业证书,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
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本科学历1.五年及以上学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傣医学、壮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3.专升本医学本科毕业生,年9月1日以后升入本科的,其专业必须与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其本科学历方可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高职(专科)学历1.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经教育部同意设置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含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蒙医学、藏医学、维医学等)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经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设置的医学类专业(参照同期本科专业名称)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经省级以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举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取得资格后限定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后,方可申请将执业地点变更至县级医疗机构。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不能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中职(中专)学历1.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医、民族医类专业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年1月1日以后入学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医、民族医类专业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资格后限定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
2.卫生职业高中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成人教育学历1.年10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该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上述毕业生,如其入学前已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且所学专业与取得医师资格类别一致的,可以以成人教育学历报考执业医师资格。除上述情形外,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高等教育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年8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中专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中专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师承和确有专长1.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应符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有关规定。
2.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取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医类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其执业时间和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时间符合规定的,可以报考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
其他取得国外医学学历学位的中国大陆居民,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同时符合《执业医师法》及其有关文件规定的,可以按照本规定报考。
特别说明1.报考试用期截止日期及试用期证明有效期。
(1)报名时考生应当提交与报考类别相一致的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
应届毕业生报名时应当提交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证明,试用证明的截止日期大部分考区为当年8月31日前,年部分考区试用证明的截止日期有所提前,
考生报考时应当在与报考类别相一致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试用时间或累计(含多个机构)试用时间满1年。
(2)现役军人必须持所在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方可报考。
(3)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当年有效。
2.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有效身份证件的详细说明:
(1)中国大陆公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台港澳地区居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台港澳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2)外籍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护照。
联系本区域老师,免费开元题库!
必胜教育各区域负责人联系
1、兰州市城关区张虹老师联系方式:
2、兰州市七里河刘芙蓉老师联系方式:
3、兰州市安宁区杨梓艺老师联系方式:
4、兰州市西固区张丽媛老师联系方式:
5、兰州市新区李芳芳老师联系方式:
6、兰州市榆中县刘玉兰老师联系方式:
7、兰州市红古区牟珺老师联系方式:
8、兰州市皋兰县姚芬芬老师联系方式:
9、兰州市永登县赵玉林老师联系方式:
10、定西市临洮县何建成老师联系方式:
11、定西市通渭县连小龙老师联系方式:
12、定西市安定区王金鹏老师联系方式:
13、定西市陇西县王蓉老师联系方式:
14、定西市渭源县姚芬芬老师联系方式:
15、定西市岷县姚芬君老师联系方式:
16、定西市漳县吴俊言老师联系方式:
17、白银市平川区李子桂老师联系方式:
18、白银市白银区温宁宁老师联系方式:
19、白银市景泰县王蓉老师联系方式:
20、白银市靖远县张国瑛老师联系方式:
21、白银市会宁县王金鹏老师联系方式:
22、甘肃省临夏市兰润善老师联系方式:
23、临夏市康乐县何建成老师联系方式:
24、临夏市永靖县王春梅老师联系方式:
25、武威市凉州区刘建华老师联系方式:
26、武威市天祝县张胜文老师联系方式:
27、武威市民勤县徐涛老师联系方式:
28、武威市古浪县张德军老师联系方式:
29、金昌市金昌区文涛老师联系方式:
30、金昌市永昌县喻国秀老师联系方式:
31、张掖市甘州区文涛老师联系方式:
32、张掖市山丹县杨继兰老师联系方式:
33、张掖市民乐县姚芬君老师联系方式:
34、庆阳市西峰区马芳菊老师联系方式:
35、平凉市崆峒区朱占斌老师联系方式:
36、平凉市静宁县胡佳琪老师联系方式:
37、天水市张家川马琴老师联系方式:
38、天水市秦安县李林武老师联系方式:
39、天水市甘谷县秦旭昌老师联系方式:
40、天水市武山县胡越升老师联系方式:
41、天水市清水县高琦程老师联系方式:
42、天水市秦州区王若影老师联系方式:
43、天水市麦积区苏慧宁老师联系方式:
44、甘肃省酒泉市赵向东老师联系方式:
45、甘肃嘉峪关市李春喜老师联系方式:
46、甘肃省合作市张丽媛老师联系方式:
47、青海省西宁市马斌老师联系方式:
48、宁夏省灵武市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49、宁夏银川金凤区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0、宁夏银川西夏区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1、宁夏银川兴庆区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2、宁夏吴忠利通区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3、宁夏省青铜峡市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4、宁夏吴忠市王淑琴老师联系方式:
55、固原市原州区牛小军老师联系
56、石嘴山大武口区张瑞老师联系
57、平凉市庄浪县王艳老师联系
58、平凉市灵台县宋永妍老师联系
59、平凉市崇信县赵雪峰老师联系
60、陇南市文县苏婉婷老师联系
61、庆阳市环县刘晓娟老师联系
62、庆阳市合水县王枭老师联系
63、庆阳市正宁县宋艳玲老师联系
64、庆阳市宁县赵文婧老师联系
65、庆阳市镇原县郑娟老师联系
66、陇南市西和县徐丹丹老师联系
67、陇南市礼县柴希孟老师联系
68、陇南市武都区柴希孟老师联系
69、陇南市徽县高小燕老师联系
70、陇南市两当县包继保老师联系
71、临夏州和政县李楠老师联系
72、临夏州东乡李文华老师联系
73、临夏州积石山董伯娥老师联系
74、临夏州临夏县朱成花老师联系
75、陇南市成县高彦琴老师联系方式:
76、宁夏固原彭阳县李芳芳老师联系
77、平凉市泾川县招募中……
78、陇南市康县招募中……
79、庆阳市庆城县招募中……
80、庆阳市华池县招募中……
81、张掖市临泽县招募中……
82、张掖市高台县招募中……
83、平凉市华亭县招募中……
84、临夏州广河县招募中……
空白区域招募合伙人!联系王老师:(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rk/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