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亮目标
聚焦中心工作任务齐发力
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全面评估,积极组织申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先后组织召开多个工作部署会议,针对《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南》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体系,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着力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共治格局,优化治理体制。成立平安张掖建设领导小组,将负有主要工作责任的部门单位全部纳入,有效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体制机制。拟成立6-8个平安张掖建设工作专项组,基本形成民主协商、社会力量协同、公众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为构建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为实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全面优化升级提供有力保障。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网络,优化工作布局。全力打造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稳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全链条多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筑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公共安全管控体系,力争形成全域覆盖、智慧联动、高效处置的工作体系。切实拓展市域社会治理方式,优化治理效能。深入推进“五治”融合发展模式,始终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将实现“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促进广大村(居)民参与自治的能动性、法治意识、行为意识不断增强,使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2
自出考题厘清基层治理路径再出发紧紧围绕前期确定的“坚持五治融合(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完善三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工作网络体系、督导考评体系)、建设三大中心(综治中心、多元矛盾大调处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六个一运行模式(基层治理一个平台指挥、派驻机构一体化管理、全科网格一张网覆盖、信息资源一个系统支撑、基层服务一个窗口受理、落实一次办结机制)”等四大社会治理思路,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加紧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三中心一网格”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两个规范性文件,对三大中心(即综治中心、多元矛盾大调处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网格(全科网格)建设工作从功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等方面予以细化,为整体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注重信息支撑,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国家重点支撑城市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数据资源整合,确保平安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政法大数据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建设试点如期完成与省级平台的数据对接与共享应用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权责统一的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五大机制”(即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属地管理机制、形成分流交办机制、严格考核问责机制),确保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顺畅的工作体制,有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3
自答考卷引领各级政法战线勇争先紧跟形势开展基层政法委员“大练兵”,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市委政法委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大练兵”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区组织新任政法委员开展理论武装“大培训”、阵地建设“大竞赛”、治理模式“大创新”、科技能力“大提升”等四项工作,着力实现政法委员能力素质大提升,推动全年政法工作任务全落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更稳固。迅速部署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至目前,已在全市开展河西学院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高利放贷、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涉黑涉恶有组织违法犯罪等专项打击行动,并要求各县区紧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面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不稳定因素,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全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充分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积极推广甘州区、山丹县典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求同存异、各有特色”的原则,适当加大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在平安建设考评体系中的赋分占比,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点,本地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形成具有张掖市域特色治理路径的良好氛围。(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
往期荐读
》重磅!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来看!特警小哥哥、小姐姐的训练日程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