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掖市 >> 张掖市经济 >> 正文 >> 正文

张掖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张掖市 时间:2021-4-25
刘文斌出诊时间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1217/8505691.html

  国际商报甘肃讯 粟沧海报道 7月1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张掖文旅高质量发展”主题发布会。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润强,张掖市政府副市长于永梅,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袁得平介绍了张掖市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记者提问:请谈一谈张掖举全市之力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批特色品牌,对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

  李润强部长回答: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更好地运用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产业才有发展基础和长足动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张掖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品牌,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品牌的成功创建,为张掖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了“新引擎”。近年来,我们认真实施“旅游景区晋等升级行动”,成功创建了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七彩丹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平山湖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形成了高品位旅游景区集群。张掖七彩丹霞等精品景区己成为支撑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乃至中国西部旅游的品牌景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精品景区的支撑下,张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张掖旅游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令人欣喜和瞩目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分析,张掖旅游业发展还存在质量效益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强、产业延展度和集约度不足、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差距,特别是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还非常突出。年前,甘肃有敦煌1家世界地质公园,有4家5A级景区。张掖4A级旅游景区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但当时张掖尚无一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级的旅游品牌,这与张掖建设中国全域旅游典范城市和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极不相称。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全市从起迅速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今年,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花落张掖,不仅使张掖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而且通过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必将吸引更多的旅游要素向张掖聚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张掖休闲度假,必将对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增强旅游的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品牌的成功创建,为张掖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获取了“通行证”。围绕破解张掖旅游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年,市委、市政府结合张掖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确定了“打造张掖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把张掖打造成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是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是张掖旅游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地位所决定的。关于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来看,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拥有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有被全球认知的旅游品牌。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和世界生物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品牌。申报创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对于打造张掖国际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张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创建,为张掖文化旅游走向世界获取了“通行证”,为张掖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激发了更加旺盛的发展活力和持久的发展动力,也必将推动张掖文化旅游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通过世界品牌的引领带动,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化、便捷化、旅游化、休闲化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开放、包容、高效、活泼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张掖文化旅游产业必将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品牌的成功创建,为张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了“倍增器”。从全国、全省和张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来看,文化旅游产业逆势上扬的总体态势虽然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但受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社会资本投资信心不足,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上,社会资本投入热情不够高,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化旅游新型业态开发、文化旅游要素提升;游客增长量有所放缓,文化旅游消费动力不足,将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竞相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竞相抢占市场份额,一批文化内涵不深、体验性不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的旅游目的地将被市场淘汰。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品牌的成功创建,使张掖文化旅游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拥有了更多的国内外客源市场份额,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提问:张掖市实施品牌引领行动,最终目的是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请于市长谈一谈张掖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总体思路?

  于永梅副市长回答:张掖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规模扩张,量已经积累到一定阶段,顺应旅游消费升级的新形势,解决质的问题则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张掖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高点定位、统筹布局,强化旅游产业顶层设计。突破传统规划编制模式,聘请知名专家团队,集中全市干部群众的智慧,对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按照“强点、连线、拓面”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对区域旅游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品牌景区,建设一批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功能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复合型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组团联动、错位发展、整体推进。

  二是坚持引强入张、示范引领,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整合优质资源、出台扶持政策,下决心招引一批自带游客流量的知名旅游企业集团及其骨干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张掖,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上市等途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并在合作开发中发展壮大本土旅游企业、培养本土旅游人才。进一步扩大政府性旅游投资基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额度,通过参 股、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一批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坚持宁荒不慌、唯一第一专一,着力提升旅游开发档次。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审核把关和评估论证,合理布局产业要素,防止规划类同、重复建设、低水平开发。指导旅游企业深入挖掘张掖特色文化内涵,注重开发具有张掖深厚文化根脉的旅游项目,防止简单复制和“生搬硬套”。依托芦水湾旅游度假区、甘州府城、公航旅自驾游营地等,打造集文化演艺、非遗展示、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张掖旅游“不夜街”,提升文化旅游的整体品位。

  四是坚持内容为王、全媒体融合,整合资源联动宣传营销。加大文化旅游宣传营销资源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整理张掖旅游导游词和旅游攻略,集中力量包装一批精品线路,集中力量创作一批微视频,充分运用   五是坚持创意为要、策划在先,科学实施旅游项目。整合资金,聘请高水平策划团队,创意策划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引资,每一个项目都形成一个高水平的策划文本,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实施。

  六是坚持建强内核、辐射带动,全力打造丹霞大景区。依托S18张肃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一批水上乐园、主题文化公园、户外露营地、特色村寨、餐饮购物街区等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风格独特的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和景观小品,最大限度地植入文化元素,以S18张肃高等级公路串联市区、丹霞大景区和肃南县城,打造融古郡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彩色丘陵、丹霞地貌于一体的“张掖丹霞旅游大廊道”;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开发神奇丹霞低空观光旅游产品、地质研学旅游产品、丹霞光影秀夜游产品、外星地貌探奇旅游产品、民俗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整体收购、参股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适时整合七彩丹霞、冰沟丹霞等旅游资源,加快构建区域联动的管理运营机制,不断强化丹霞大景区的示范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

  记者提问: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有严格的审核评估程序,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请袁主任谈一谈张掖申报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所做的重点工作,在进一步提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水平方面的总体考虑?

  袁得平回答: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届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经会议严格审核,张掖地质公园成功晋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年6月,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全面启动。2年多来,张掖市精心谋划安排,层层分解任务,加快推进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的10大类、项具体任务,顺利通过国内评审推荐、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代表团评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审查、专家现场考察评估、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评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决定“六个重要关口”,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圆满成功。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补齐短板,地质科研科普工作逐步深入。完成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立项开展彩色丘陵地貌和冰沟丹霞地貌成因科学研究,建成地质公园科普研学基地、九个泉野外科考站、冰沟丹霞地质展示馆、地质科普长廊、地质公园学校和“两微多端”自媒体系统等科研科普设施,完成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提升;编制完成中英文版科普系列丛书及地质公园与社区建设等六大主题系列读本,地质科研科普工作逐步深入。

  (二)完善制度机制,地质公园管理逐步规范。市政府聘请10名专家建立地质公园技术指导专家库,与7家地质公园缔结为姊妹公园,与9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教学研究及科研科普合作关系;健全完善地质遗迹保护巡查等制度,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优化整合,加快推进张掖丹霞地貌保护条例立法,精心制定工作职能运行规则,地质公园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三)加大开发力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指导公园社区和经营主体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文化演艺、科普研学、摄影采风、健身露营、民俗文化体验、低空观光、驼队观光、现代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和原生态餐饮、养生美食、风味小吃等地方餐饮及主题酒店、民宿客栈等住宿业态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地质公园社区群众开发销售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多种,建成酒店、客栈、商铺及餐饮门店家,接待床位总数达到近张,吸纳群众就业多人,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建了良好平台。

  (四)强化保护措施,地质公园遗迹保护扎实到位。对地质资源实施分区管理、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精准监测,先后埋设界碑、保护警示等牌碑多块,将公园管理区域纳入了张掖市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督促景区投资0多万元建成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地质公园科学管理与预警防控能力。

  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保护地质资源,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强张掖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让张掖地质公园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让地质科学知识得到更广地普及,让地质旅游产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7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