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6.html张掖市传统的农业大市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草畜产业是张掖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张掖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畜业发展,将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列为全市十大工程之,有力推动了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3万头只(牛.3万头,羊万只,猪万头,禽类万只);出栏万头只(牛26万头,羊万只,猪82万头,禽类万羽)。肉蛋奶产量达到12万吨、1.5万吨、6.9万吨,鲜鱼产量吨。畜牧业产值达37.8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元。一、畜牧业发展现状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近年来,按照“两稳定、两加快”(即稳定猪鸡生产、加快牛羊规模扩张)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产业。年,全市牛羊产业占畜牧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并成功注册“赛美努”、“九排松”等商标。目前,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牛羊产业大县行列,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2、区域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业集中,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初步形成了四大优势产业,即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黑河沿岸肉(奶)牛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到全市总产量的70%;以山丹、民乐、肃南为主的肉羊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75%以上;以民乐、临泽、高台为主的生猪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全市总量的85%以上;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蛋肉鸡生产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全市总量的90%以上。3、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五年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以全面完成。-是肉牛养殖基地快速膨胀。年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场达到个,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万头和23.4万头,同比增长5.48%和7.8%。张掖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肉牛繁育和产品供应基地。二是发展模式先进。形成了“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站所抓防疫”的肉牛发展模式,在西北肉牛产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肉牛养牛行业中也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品牌创建步伏加快。以“张掖肉牛”为主打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目前形成了32万头西门达尔高代杂种基础肉牛群,“张掖肉牛”地理商标今年完成注册。四是产业效益稳步提升。通过建基地、扩规模、育龙头、拓市场等,产业综合效益进步提高。年,全市牛产业产值达到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肉牛收入达到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0%。4、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龙头带动、大户联建、农户联合等多种形式,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带动,加快淘汰散养养殖,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年,新建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个,其中:肉(奶)牛42个、羊个、生猪15个、鸡3个: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市级23个。建立百头牛场79个、千只羊场57个、万只鸡场9个,万头猪场10个,千头猪场59个,饲养量和出栏量占全市总量的25%和22%。养牛5头以上和养羊2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分别为2.3万户和3.8万户,饲养量分别占总量的56%和65%。5、畜禽品种改良成效显著全市现有畜牧善医管理和服务机构69个,专业技术人员人,建立健全了以市、县、乡、村为主的四级畜牧善医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力度,生E引讲西门塔尔、安格斯、日本和牛、荷斯坦等优良肉(奶)牛,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优良羊品种以及三黄、黄羽等优良蛋(肉)鸡品种,推广示范了“华特猪"和三元杂交的高效生产模式,明显提高了良种化比例,牛、羊、猪、鸡的良种化比例达到65%、85%、90%和%。6、秸秆饲料化利用势头良好依托百万亩杂交玉米资源,以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为重点,加ms快玉米秸秆由燃料向饲料、由分散青贮向规模化青贮、由加工自用向加工商品化的转变。年新建青贮氨化窖(池)座,新增大型收获机械台,揉丝包膜机组套,铡草机台,加工青贮秸秆万吨,秸秆饲用率达到51%7、龙头示范作用不断增强预按照高起点下高效益的原则,建办--大批生产规模大、社会声誉好、示范作用强的草畜产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建有临泽雪莲乳品有限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3家、张掖牧沅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等肉类加工企业15家、张掖市奥林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饲料加工企业24家、西部草业等草产品加工企业6家、张掖市沅博农畜交易市场等畜牧专业市场7个、甘州区前进村奶生专业合作社等畜牧专业合作社个、通过“龙头+基地+合作社+衣户”的组织模式,年带动约7.8万农户发展养殖业,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上带农户、下联市场”的纽带作用。8、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以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为自标,积极开展畜产品及其投入品抽样检测和动物检疫上作。年9盟测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畜产品次,养殖环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违禁物质批次,合格率达%;饲料环节抽检“瘦肉精”次,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批次,合格率达%;定点屠宰检疫率、规模化养殖产地检疫率达%全市已有55家单位、9种产品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种产品获得了绿色窗产品认证,“三品一标”养殖规模占总量的48.1%二、存在问题虽然张掖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政策扶持层面看,由于草食畜牧业投资大、周期长,属于资金依赖型产业,而市县财政紧张,投入明显不足,仅仅依靠国家资金扶持,致使小区建设、母牛保护、龙头培育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资金扶持。从发展环境层面看,近年来,我市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养殖用地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办理土地审批手续涉及多个部门,程序繁琐,对扩张养殖基地造成一一定影响。同时由于缺乏资金,畜牧禽类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还未配套完善,全面治理难度大。从产业基础层面看,目前,张掖市养殖、屠宰、加工、贸易一体化经营还处于巩固提升阶段,加工企业群体总体偏小,个体规模普遍不大,产品精深加工滞后。从技术推广层面看,县级尤其是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监测检疫设备落后,技术服务“短腿”现象依然严重,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指导不够、加之散户养殖在我市仍然占有--定比例,给动物防检疫和标准化技术推广带来一些困难。三、未来畜禽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1、突出重点,加快国家级牛羊养殖基地建设。当前,要抢抓牛羊头价格持续上涨、群众发展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将牛羊产业作为我市农业的“首位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兴民产业”进行培育,在资金投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加强与省农牧厅、农业部的沟通与衔接,积极争取将“张掖国家级牛羊肉繁育和产品供应基地”等重大项目列入计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得到更多扶持,加快形成以张掖肉牛产业区位核心,武威、酒泉为两翼的河西肉牛产业区,居西北肉牛产业首位。2、强化引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实施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为契机,以开展“十乡百村千户”肉牛示范工程为重点,以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为载体,逐步引导农户转变发展模式,加快淘汰散户养殖模式,发展标准化养殖场,促进畜禽养殖方式变革。到年,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场达到个,畜禽养殖总量达到年万头只,其中,肉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出栏40万头。3、扶强龙头,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主体、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咋巩固提升甘州牧沅、高台博峰、临泽祁连、山丹高原等龙头企业的同时采取招商引资、调整重组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通过聚集效应,示范带动全市草畜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4、完善支撑,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和“双联”行动的开展,深入推进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推广养殖小区标准化生产、牛羊分群分段养殖上几乎。通过建点示范,大力推广青贮、微贮等秸秆饲料化技术依托养殖协会、合作社尝试建立秸秆饲料“银行”,提升秸秆饲料加工能力和商品化率。5、注重培育,提升品牌竞争力。坚持品牌带动战略按照不同产品的市场定位,培育适于高、中、低端不同层次需求的精品品牌。重点认真搞好“张掖肉牛”产品原产地保护,扩大牛肉产品及其加工品普通商标的注册,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加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日传统和现代交易方式,着眼国内相国外需求,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6、严格坚守底线,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随着张掖市规模养殖的快速扩张,高密度养殖造成的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越来越大,安进步建立完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站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消毒、监测等综合措施,加强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规范防疫档案,严格市场监管,尽快实现畜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监管,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四、小结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全市草畜牧业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态畜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一一个重点(牛羊产业),推进“五大体系”建设(畜牧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加工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育提升“四大优势产业带”(奶肉牛、肉羊、生猪、蛋肉鸡),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畜禽良种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畜产品安全工程),养殖总量达到万头只以上,形成畜禽屠宰加工百亿元产业集群,畜牧业人均纯收入翻一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