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三下乡系列
赴张掖山丹大马营镇高湖村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年月7月18日早上6:30从学校出发,8:00坐上火车出发,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山丹县火车站,之后乘坐大巴抵达大马营镇高湖村。提前找好的住宿处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落满灰尘和蜘蛛网,古老的房屋也出现了少许的坍塌,这给打扫增加了难度,我们团队齐心协力,明确分工,不怕脏不怕累,纷纷拿起工具打扫住处。
我们迅速打扫好住处便动身前往高湖村1社的四户精准扶贫户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并为村民们带了鸡蛋、牛奶等慰问品,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就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年主要支出以及对扶贫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解。前一天的大雨让本就尘土飞扬的土路变得更加泥泞,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也变得非常艰难。我们于晚上23.00结束今日走访任务,返回住处的路程依旧泥泞,加上天色的黑暗,到达住处已是凌晨1点多。带队老师和我们一起对今天的工作做了总结,并规划了明日行程。
团队活动
年7月19日早晨7点起床继续进行精准扶贫户的走访调研,今天的工作安排是走访山湾村的12户精准扶贫户。由于路途的遥远,所以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准备便立即前往花寨村。
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是山湾村2社刘秀兰家,一家现有四口人,大儿子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负债20万元,家中生计都靠大儿媳一人打零工来维持,小儿子外出打工杳无音讯。我们到家里时只有老人单独在家,当我们与老人聊起家庭情况时,老人言语中透露出的辛酸对我们感触极深。
走访的第二户人家是山湾村2社刘希安家,两位老人独自在家,主要经济来源靠低保和养老保险,可能由于两位老人长期孤独在家,见到我们时心情激动、嘴角上扬,在我们走的时候奶奶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对我们的访问和送来的慰问品表示感谢。
下一户人家是山湾村2社的刘程,老人严重的风湿致使她躺在炕上不能动弹,家中没有耕地,生活费用主要靠养老保险和“五保”政策。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淳朴的言语让我们敬佩不已。
其余九户人家的调研过程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农村人民的淳朴教会我们许多积极生活的态度。晚上10点左右我们结束了今日行程回到住处,对今日走访调研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带队老师和队长对今天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并将明日工作进行了安排。
年7月20日早晨7点起床继续进行精准扶贫户的走访调研,每一天都是元气满满的开始工作,今日的工作安排是走访调研花寨村7户精准扶贫户并帮村民下地除草。同时我们系18会本2班王源同学得知我们队伍在他的家乡张掖山丹进行社会实践时,便积极加入我们,同我们一起走访调研。
今天走的第一户人家是尹金秀家,老人今年已有83岁的高龄,但当我们进到院子的时候老人缓缓向我们走来。老人家里有5口人,自己唯一的儿子在张掖市打零工,家中只有老人和两个孙子。老人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和我们聊他的生活经历,还为我们拿出自己家里种的瓜果。
第二户人家是尹成家,老人家中生活环境十分简陋,居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土坯房,窄小的空间里摆着一张土炕几张椅子和一个桌子,房顶的角落偶尔掉下土块,老人告诉我们做饭吃饭睡觉都在这个拥挤的空间里,院子的角落零零散散的种着些蔬菜,土坯房旁边是一个坍塌的木房子,房子里装粮食的麻袋落满了灰尘。家中只有老人两个人生活,老人的双手布满了老茧,生活上省吃俭用,桌子上的凉菜似乎已经吃过两三顿了。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也认知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有这样一个机会去了解、去认识社会,是对我们的一种锻炼,让我们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通过这两天的共同行动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之间的友谊和默契感。
★收获满满★
结束今天的调研已经是下午3点左右,在回住处的途中,我们帮助在胡麻地中干活的村民除杂草。炎炎烈日之下,我们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人多力量大,协作起来帮村民们除完杂草。在村民们干活做饭之时,我们帮助他们带领孩子,为村民减轻负担。
在途中
关于我们
指导老师:侯永艳许小露缪姝惠
主编:王锡翠
副主编:谭琦琦许丽芳王秀红
编辑:曹宁庞新强
文章来源:赴张掖山丹精准扶贫小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