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关于西北,很多人知道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知道敦煌莫高窟千佛洞,鸣沙山和月牙泉,却很少有人知道河西走廊的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和武威。
自从张骞开拓性地被史学家们称为“凿空”西域通道,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部西渡黄河,征讨匈奴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之后,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打通。军事辉煌带来商业文明,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开始了驼铃声声。当时,航海技术还十分落后,远洋贸易还是空白,中原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是极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它促进了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原的瓷器、丝绸和西域的葡萄瓜果、玉石、宝马沿着这条通道输送交换;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中原;玄奘沿着这条通道去天竺取经;马可·波罗沿着这条通道来到中国。
西域开通后,给“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带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敦煌四郡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甘州和凉州古时就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张掖又名甘州。西域开通后,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这里“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浮连片,古刹处处。”年前(公元年),隋炀帝在张掖召集了西域27国的使臣和商人,举行“万国博览会”。传说隋炀帝征选河西一带仕女,盛装歌舞,夹道迎宾。当时张掖数十里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走廊东端的咽喉,因汉武帝彰霍去病“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其中有两件震惊世界的国宝级文物。
第一件国宝是铜奔马
年在武威雷台,从一座东汉时期镇守当地的军事长官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99件青铜车马组成的仪仗队伍。在仪仗队最前面的是一飞奔中的马,脚踏一只飞燕,腾云踏雾,昂首嘶鸣,气势惊人。其神形气韵,被誉为“天下第一马”。专家学者们命名为“马踏飞燕”。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武威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家级文物。
第二件国宝是“西夏碑”
年在武威清应寺一座碑亭内发现“西夏碑”,全名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碑的两面用西夏文和汉文记载了凉州城内护国寺佛塔如何灵验,于西夏天佑民安三年()地震时倾斜,西夏皇帝和皇太后下诏重修之事。是现存于世的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西夏碑刻。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述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前后有差别,两面文字并不互译。发现“西夏碑”时,当时西夏文尚无人能辨识,称之为“天书”。近代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家,学者罗福成破译了碑文。“西夏碑”被中外学者认定为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历史、社会经济的活“字典”,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还是唐代边塞诗《凉州词》的发源地。唐代大诗人岑参的“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就是其戍边驻留武威时所作。王翰、王之涣都留下《凉州词》的绝世佳作。
现在,张掖和武威都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疏菜基地。两市均有兰新铁路复线和国道贯通,交通便利。发源于祁连山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在张掖浇灌出片片绿洲;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由南向北流经武威全境,滋养着武威绿洲。两地地下水丰富,物产丰饶。著名学者、教育家,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先生,描写张掖风光:“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张掖认江南。”传说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地文物风景,在张掖停留长达一年之久。武威则有“凉州不凉米粮川”之说。
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绿洲,作物的品质格外优良。张掖种植水稻,出产的乌江米,在清朝时曾被定为贡米之一。乌江米籽粒饱满,色白纯正,品质极佳。武威所辖民勤县的黄河蜜瓜、黑瓜籽,天祝白牦牛(世界惟一产地)享誉全国。武威还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8、9月份是张掖、武威的黄金时节,武威一年一度的“天马”旅游节就在此时举行。“金张掖”“银武威”绝非徒有虚名。
金张掖
张掖城内有甘泉,被誉为“河西第一泉”,因而又名甘州。据史书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管辖,后有西戎、氏羌、乌孙、月氏、匈奴等族居住。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勘定边患,开拓疆域,始设张掖郡。从此,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和中两交通的门户和要道。唐为甘州宋为甘州路,元为甘州路,明为甘肃治所和巡府驻地,清为甘州府,民国为甘凉道。
张掖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商埠,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隋炀帝于大业五年(年)西巡时曾驻于此,会见了西域27国的君主和使臣,还亲自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际商品交易会,号称“万国博览会”。届时“西域诸国悉至张掖交市”,从而使张掖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交易市场。为了炫耀隋帝国的繁荣,炀帝命河西一带的仕女聚于张掖,盛装艳服夹道迎宾,奏乐焚香,歌舞喧哗,一日寸车马阻塞大道、好不热闹,使张掖的繁荣达到了顶峰。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都是经张掖前往西域的;而波斯、阿富汗、印度等丝路沿途国家的商贾、僧侣、学者也都是经张掖到京都长安的;马可·波罗曾在张掖旅居一年之久。
地处绿洲的张掖市,雪山高耸,弱水长流,中部为走廊平原,地势平坦宽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林木茂盛,风景秀丽,鱼肥稻香,不仅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称,而且还有煤、铁、锰、钦、铬、铜、铅、锌、钨、钼、金及硅石、大理石、钾盐、硭硝、蓝晶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便利,有兰新铁路、甘新公路横贯市境。有谚语说,“金张掖、银武成、秦十万”,甘肃最富庶的三个地区,张掖居首。
张掖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丝路重镇,也曾是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深厚,既有众多的丝路遗迹,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张掖还是裕固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独特的民俗民风、风味特产。“若非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在张掖旅行,你可能随时会发出这种感慨。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张掖大佛寺
位张掖市郊,又称卧佛寺。寺内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描述了释加牟尼涅槃的场景。大佛安睡在大殿正中的佛坛上,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身后是十大弟子在举哀悼念,两侧廊坊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的壁画。传说大佛寺是一代君王元世祖忽必烈降生的地方,其母别吉太后的灵柩曾停放于此地。大佛寺被当地百姓传为佛光神灵经常显现的地方,信与不信,全在自己意念。
张掖马蹄寺石窟
是藏传佛教胜地,也是国内罕见的佛寺石窟群。传说“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整个景区夏季山青、水秀、峰奇、洞异。你若置身此地如同是在江南,有错位之感。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高台县城东南角,坐东向西,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是纪念红西路军多名将士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顽强不屈精神的重要场所。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丹霞地处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平方公里,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年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年被极具权威和导向性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张掖文殊寺
坐落于祁连山主峰素珠链脚下的文殊山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北凉时期,石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寺庙建于唐贞观盛世之际,距今约有多年的历史。共计有大小寺院庙观多处,石窟70余座,自古即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素有“小西天”之称。
山丹军马场
山丹马场位于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焉支山下大马营草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养马的好牧场。每年7月一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间。微风吹来,使人产生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是全国重要的影视基地和旅游胜地。
张掖黄酒
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粱、青稞、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乌江大米
张掖黑河沿岸自古以来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水稻生长条件,尤其是张掖乌江堡一带所产稻米以其个大体长,外形独特、晶莹剔透、品质优良、米香浓郁、入口精柔而名闻遐迩,历史上曾列为贡品供应皇家御膳房。
金花寨小米
“金花寨”小米产于祁连山北麓,平均海拔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平均日照时间达14小时,是种植小米的最佳区域。据中科院考古证明产区已有年种植谷子的历史,“金花寨”小米平均生长期在天左右比同类多长50多天,各种成分都普遍高于同类。这里没有任何污染,空气清晰、阳光充足,采用祁连山冰雪水和山泉水灌溉,所产小米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可谓天然绿色佳品。
临泽小枣
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临泽,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旷野荒滩种的都是枣树,临泽枣虽然不大,但其色泽、肉细、含糖量高、无虫蛀而闻名遐迩。
祁连玉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因产于祁连山而得名。其色彩典雅、造型独特、质地细腻、意境无穷,是玉中佳品,深受玉石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中国五大玉种之一,自古就有“祁连美玉甲天下”之说。
银武威
武威市(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又称雍凉之都,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门户,东邻宁夏省会银川,西邻青海省会西宁,南领省会兰州,北通敦煌。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历史有了这一笔,武威便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曾经是“凉州刺史部”、“河西节度使”、“凉州牧”、“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政府驻地,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与重镇、河西富邑。凉州区位优越处于亚欧大陆桥的黄金节点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中心地段。
凉州是“五凉古都”、“河西都会”、“雍凉之都”、“西夏陪都”、“马踏飞燕故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侠都”、“雍都”、“凉都”、“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禁止出境文物,从此马踏飞燕也成了武威的象征,也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一大名片。
莲花山
又名姑臧山,是姑臧城城名字的起源。始建于西汉,有河西最大规模的宗教古建筑群遗址,诸寺之巅有塔直插云霄,此塔唤作凉州姑臧故塔(甘肃),观凉州全城景色必去之地。
百塔寺
又名白塔寺,藏语称戛珠巴第寺,意即东部幻化寺。与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同称“藏传佛教凉州四部寺”。据史料记载,百塔寺东西长米,南北米,面积18万多平方米,四周有围墙,筑有八座峰墩,内有上百座佛塔,因此得名“百塔寺”。
雷台汉墓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名扬天下。
鸠摩罗什寺
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造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主要景点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大雄宝殿、图书馆等。
凉州孔庙
全国三大孔庙之一,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西北最大的孔庙。AAAA级景区,始建年代不详。位于市中心。
天梯山石窟
又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年历史,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海藏禅林
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多年,是河西走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梵宫之冠”。凉州很多寺院能够幸存到今天,保留下来,海藏寺的师傅们功不可没。
凉州舞狮
凉州麻狮舞在唐代最为盛行。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庆功祝捷都以舞狮助兴。凉州舞狮从装扮看,二人合扮为“太狮”,一人独扮属“少狮”。舞动时毛随风动,表演时由多个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练一番流传在凉州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等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后,随着助威的鞭炮声,和着轻重不一,急缓有别的狮舞鼓点,披红挂彩的引狮人手拿绣球,翻腾跌扑,引得狮子昂首出场。
四坝攻鼓子
“攻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从化妆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西部特色。“攻鼓子”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
石碑滚灯
永昌镇石碑村闹滚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石碑村的滚灯具有地方特色。
凉州“三套车”
凉州“三套车”,是指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为大众化的美食,被称为凉州快餐。
凉面
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然后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清油“拌”两遍。
中秋大月饼
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浆水面
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可,关键在于浆水沤制的好坏。
米汤油馓子
米汤油馓子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食品。
酿皮子
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人参果
武威张义镇、黄羊川镇、十八里堡乡均产人生果,因其生长在海拔米、气候寒凉,土壤、空气无污染的特殊地理环境中,浇灌祁连山纯净冰川雪水,采用无公害食品标准生产成熟的人参果果肉厚实多汁,无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涩,风味独特,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保健水果。
凉州熏醋
凉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凉州熏醋采用多种上乘原料、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
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长在中国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生长在海拔多米的严寒地区,是中国稀贵地方类群。
中国葡萄酒城
武威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葡萄酒产业发展基础好。年10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武威市为“中国葡萄酒城”,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由国家命名的葡萄酒城。年3月,甘肃省决定“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永久落户武威,为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建设“中国葡萄酒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年5月,武威酿酒葡萄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武威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自然条件独特,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葡萄种植区主要位于东经°-°、北纬36°-38°之间,属典型温带干旱荒漠、半荒漠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度适宜,果实成熟衡进,酸度适中,糖酸比协调;气候干燥,相对湿度低,灌溉生产用水为祁连山冰川雪水,洁净甘甜;土壤以沙质土为主,质地疏松,热交换快,利于浆果着色和成熟。
一带一路上各国各地区基础数据,尽在西行列国志!
??也可以点击右上角或扫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