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在肃南牧区的一个教师之家。年8月,年仅二十一岁的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距县城近四十里的大河区学校任教。山区的日子是清苦的,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她坚守讲坛的决心。自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立志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做一名称职的“孩子王”。从那一刻起,她的思想每时每刻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她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面对山区孩子们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辛勤地浇灌这些山区的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在父母的鼓励下,她把家长、学生的信任做为前进的动力,把成为一名无愧于学生的优秀教师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虚心诚恳地向老教师求教,时常与青年教师切磋交流,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她的教育教学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年调入县城红湾小学任教后,她对教育事业更加充满了激情。无论是在基层学校还是在县城学校,高度的责任感和为牧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满怀痴情不曾改变。教师职业的疲累和其他机遇的垂青也没能动摇她坚守讲坛的决心。二十七年,九千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她踏踏实实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从没旷缺过一节课,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牧区的民族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家乡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
从教二十七年来,她历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上,她始终坚持从“爱”字出发,以疏导、教育为主的方针,用女教师特有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关心学生、爱抚学生、鼓励学生,勤勤恳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她坚持始终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每一次教育都带着真心,真情,努力做孩子最爱的人.她还深信“生活中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用爱的目光去注视每位孩子,用爱的心灵去发掘每位孩子,用爱的汗水去浇灌每位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埋下爱的种子,让他们爱学习,爱思考,爱劳动,爱亲人,用爱的目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让他们与爱相伴茁壮成长”是她为师育人的准则。记得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唯有发自内心的爱,才是永藏在心底的”。几分耕耘,几多收获。她所教的班级,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孩子们总是尽展活力,独占鳌头,年6月被授予“张掖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她也在努力跋涉中成长为了一名领导满意、同事信赖、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好班主任。二十七年来,她怀着痴心不改的初衷,风雨无阻地前行。领导的肯定,同行的认可,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欢迎,没有让她停下跋涉的脚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凭着刻苦钻研,求真务实,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她的教学功底与日俱增,教学风格日趋成熟。成了学校的中坚力量。在教改教研方面,也积极探索,大胆钻研。曾有论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让情感促班级管理优化》、《理想的课件应是这样的》、《生成因预设的灵动而精彩》等先后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革新》、《甘肃教育督导》、《甘肃教育》和《课堂内外》等教学杂志上。教学设计《天天都是助残日》参加全省优秀课例征集评选获一等奖并被收录在《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优秀课例集锦》一书中。参与研究的课题年获张掖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年获张掖市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年获26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年获张掖市第九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年获甘肃省第九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因工作努力,先后在年获肃南县优秀教师;年获甘肃省优秀辅导员;年获肃南县优秀教师;年获肃南县第四届巾帼建功十佳先进个人;年获肃南县师德标兵;年获肃南县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年被聘为张掖市年小学“四新”送教点评专家;年获肃南县优秀班主任;年获张掖市优秀班主任。
二十七年的教育教学让她深刻地领悟到:最是“真”字能致远,倾尽师爱育童心。真情奉献无索求,身正品端德为范。
让我们祝愿这位讲坛的攀登者在今后的为师之路上继续用爱、用情、用智和孩子们一起叙写出更为辉煌灿烂的教育故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