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凝聚强大正能量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陈海
山水有意显初心,润物无声逐梦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强化宣传把导向,服务大局尽职责,夯实基础求突破,突出重点创品牌,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奏响了时代强音。
强化责任,箍紧意识形态“安全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成立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和舆情分析研判制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出版物。强化正面引导和负面管控,及时有力处置应对20余起重大网络舆情,较好地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强基固本,画出共同理想“同心圆”。健全完善中心组学习报告、督查通报、考核问责等制度,通过领导领学、集体研学、高端解读、专家讲学、视频教学、个人自学、网络助学等方式,组织开展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60多次。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在全省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作了张掖经验介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政策宣讲、理论对谈活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重大主题宣传深入推进。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舆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培训班20多期,组织各类主题宣讲多场次、主题实践活动多次,开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宣传矩阵平台,受教育群众达万人次;认真开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和“金张掖文艺奖”评选,积极搞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工作,不断繁荣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工作。新建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1个。精心组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红西路军征战河西8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传承西路军魂、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百日系列活动多场次,切实增强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引领舆论,找准促进发展“公约数”。认真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精神,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和具体办法,积极整合媒体资源,加快媒体融合,组建新媒体传播中心,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一体化宣传大格局。坚持官方权威发布和自媒体积极跟进融合发展,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成立张掖市互联网协会,强化网军队伍建设,我市网络重大主题宣传和评论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内外宣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先后邀请和接待省级以上各类采访团(组)多批次、多人次来张采访报道,在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和知名网站刊发稿件5.6万多篇(条),在省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1.5万多篇(条)。坚持每年编辑出版《第三只眼睛看张掖》,连续三年开展张掖文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精心组织开展50多项重大节庆活动宣传,金张掖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来张游客井喷式增长,跨越万人次大关,在传播张掖声音、塑造张掖形象、营造张掖发展环境方面,实现了对外宣传有声势、主题宣传有规模、集中宣传有力度、网络宣传有突破。
崇德向善,筑牢社会文明“压舱石”。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第二、三、四届张掖市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了“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年来新建成全国文明县城1个、国家级各类文明单位16个、省级各类文明单位个、国家园林县城1个、省级卫生城市2个、市级文明单位80个。加大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力度,撤销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称号48个,责令限期整改50个,实现了创建工作常态化。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落实中央彩票专项资金投入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4所。我市农村“五星文明户”创评经验两次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重大典型,省文明办于年专门在张掖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推广张掖经验。深入开展“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多支,注册人数达8万多人,志愿服务工作迈向制度化、常态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开展,使全市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指数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文化自信,彰显全市人民“精气神”。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大机遇,坚持“祖业”、事业、产业“三业”并举,推动文化大市建设。深入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大博物馆体系建设。先后投入24.78亿元,加快推进“五馆一站一舞台”等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建成乡村舞台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织开展以“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等精品剧目代表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引起强烈反响。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五年来争取省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多万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达.6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5%,文化产业连续三年考核位列全省第二名,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文化与旅游体育医养多元融合发展“张掖模式”、肃南县牧区儿童阅读成长项目相继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和创新提名奖,并在中宣部全国基层创新工作研讨班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借助首届敦煌文博会这一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成功承办“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今天和未来国际学术论坛”和“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两个国际论坛,为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向西开放水平、提升金张掖美誉度影响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yezx.com/zysjj/1390.html